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如果我哪天决定要替这个公司牵头做三期临床试验,就意味着我已经做了充分的评估。我就过着这种日子,研发呋喹替尼的八年,很苦。

当时和黄药业开心得不得了,加投了300万,结果值四个亿。但是今天的临床研究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我们更多去做篮式试验。我们最近有一个研究,Leading PI不是我,脱落率达到了27%,这样的研究要通过审批是很困难的。除非这个病特别罕见,一般来说,最好你这个药又能治疗肠癌,又能治疗胃癌,又能治疗肺癌,所有的肿瘤都能治。安全性不好,有疗效没有用。
创新赢未来,开拓才能够定格局,我希望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创造美好未来做更多贡献。我当时很强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世界最高水平。7家公司IPO,总计募资14.03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募资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收购的这两家公司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案为主打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尽管早期技术的投资有相当大的风险,但对于习惯早期布局的投资机构而言,当下或许正是布局的最好时机。融资金额排前十的企业中,大部分都是老面孔 而国外,生物药和化药仍然是投资主流,36家生物药企业总计获得融资163167.612万美元,是融资总额最高的领域,而19家化药企业则总计获得融资98690.42万美元。2019年7月初,Skyhawk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与默沙东(MSD)公司达成研发合作协议。
17家企业总计募资11.94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募资0.7亿美元。但从动脉网日前发布的《2019H1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来看,2019上半年730个项目融资超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的资金流向了疾病的治疗研究领域,围绕未满足医疗需求。2019年上半年,国内基因治疗领域2家企业共融资3369.743428万美元,平均融资额1684.871714万美元。不仅如此,在这个领域巨头药企和创业公司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无论是单独做上市还是最后被巨头药企并购,对创业公司来说都是比较好的退出渠道。大体上看,上半年国内的融资风向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围绕精准医疗继续布局。
尽管目前尚未出现下一个PD-1,但科学的突破仅仅是时间的问题。哪些领域值得一看1RNA药物研发获资本和巨头关注生物药和化药是亘古不变的投资热点,这两个领域的投资热度已经在国外持续了近30年,国内从2012年左右开始了药物创新领域的投资。178起投融资、24家企业IPO,5大赛道蓄势待发 | 2019 2019-07-17 16:53 · buyou 寒冬早已被驱散,医疗健康产业似乎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寒冬早已被驱散,医疗健康产业似乎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Science》已陆续发表的第五篇肠道微生物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文章。不仅仅是肿瘤,未来精准医疗的理念应该是应用到整个医疗保健环境中,针对医疗为满足需求的疾病治疗手段、基于各种疾病的精准诊断和分型、基于特定疾病的精准治疗都将值得关注。

相比之下,细胞治疗则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精准化是趋势尽管前几年相当火热的基因检测领域在国外遭遇冷门,但从国内来看,得益于政策推动和新应用领域的探索,基因检测领域的融资总额还相对可观。
尽管该领域的平均融资额在国内未能名列前茅,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领域在国外的平均融资额高达9590万美元。这是第一款用于治疗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基因疗法产品,定价为212万美元。遗传学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也是目前生物和化学药物研究难以突破的领域。尽管相比港股和科创板,纳斯达克有更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国内IPO募资价格更加可观。但事实上,国内细胞治疗企业大多数也都在布局异体治疗和实体瘤治疗产品,这两个方向会是CAR-T治疗下一步竞争的壁垒。以最常见的试验动物小鼠为例,全球最大的模式大小鼠中心是美国的Jackson Laboratory,可提供约1万种模式小鼠品系。
港股和科创板开放,带来国内生物技术企业上市潮上半年,由于科创板开放和港股开放带来的福利,国内生物技术企业IPO数量喜人。但先不着急,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数据。
当然,这里所指的微生物治疗并非抗生素类产品,而是基于对肠道微生物的调控来实现对疾病的干预2.国内试验和国际多中心试验目前药物临床试验平台中的临床试验多以国内试验为主,2019年上半年总计47个国际多中心试验,大多都是3期试验,主要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类试验分期5.2019上半年临床试验最受关注的药品TOP10对药品的临床试验登记情况统计发现,2019上半年最受关注的药品为TQB2450注射液,其次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TQB2450注射液是正大天晴集团研发的创新型抗PD-L1单克隆抗体药物,由该公司附属公司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
4.试验分类和分期这里对试验分类和分期就不做太多分析,主要是因为一致性评价的开展,和常规临床试验登记规律有一定不同。数据来源: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公示平台、药智数据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从药品来看,基本均为新药临床试验。随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出台,临床试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1.药物类别2019年上半年,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平台总共公示961个临床试验。综上所述:纵观2019上半年已公示的临床试验,可以发现生物等效性试验所占比重较大,专业的临床试验机构承接的临床试验较多。
TQB2450注射液拥有结构、配方及工艺等多项自主知识财产权。与去年不同点在于,去年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更多,所以很多医院接的临床试验出现了大幅度上升。
如: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益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苏州爱美津制药有限公司、药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上海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按月度登记(获得CTR号)的临床试验总数临床试验登记数量来看,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加较多,其中4月更是达到了208个临床试验,与2018年5月的最高值207持平。
6.最忙碌的临床试验机构简单看一下2019上半年最忙碌的临床试验机构,开展试验最多的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国内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业开始重视国际多中心试验。7.一致性评价BE试验2019年上半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登记的BE试验185个,比2018年同期下降24.18%。登记的BE试验主要格局如下:BE试验已经有177个完成了,同时还有15%尚未招募。
BE试验登记数量最多的药品分别是阿莫西林胶囊(9)、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5)和替米沙坦片(5)。本文转载自药智网,作者谭九零。
其中,化学药物745个,生物制品186个,中药/天然药物30个。2019年国内临床试验年中报告,一致性评价BE试验占19% 2019-07-17 11:03 · buyou 2019年,生物等效性试验所占比重较大,专业的临床试验机构承接的临床试验较多
聚焦1: 2019-07-16,荷兰Bunnik事件:生物制药公司AM-Pharma BV完成1.16亿欧元(1.33亿美元)融资关键词:SA-AKI投资商:LSP、Andera Partners、Forbion、Ysios Capital、Kurma Partners、ID Invest Partners、 BB Pureos Bioventures、Gilde Healthcare AM-Pharma公司总部位于荷兰宾尼克(Bunnik), 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此外,也会探索recAP对于其他适应症的功效,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低磷酸盐血症(HPP)等。 |